这24个品牌观点,教你从0开始做品牌

品牌
屈太浪
2天前

01 生意从哪来?

众生皆苦其实就是生意入口。

你的生,有月子中心来解决;你的老,有保健品来解决;

你的病,有高价药来解决;你的死,还有卖墓地的来解决;

还有你的怨憎会,有沙包来解决,打几拳发泄一些你也就爽了;

你的爱别离,有高铁解决迁徙问题,有社交软件解决沟通问题,还有外卖软件解决送花问题;

你的求不得,有网络游戏来解决,也有心灵鸡汤来解决;

最后,你的五阴炽盛,还有禅修、冥想、知识付费来解决;

这些众生的苦啊,换个角度看,也是生意入口。


02 从人性找生意方向


人性的底层逻辑是什么?

第一个是:喜新厌旧。新衣服新鞋新饭店新老婆,只要是新的,你都想去看一看瞅一瞅试一试,因为喜新厌旧,才有消费的源源不断。骨子里是人性当中永远满足不了的需求和欲望。

人性的第二个底层逻辑呢是好逸恶劳。为什么要发明遥控器?为什么会有代理服务?为什么会出现跑腿平台?

因为人呢天生喜欢就享受,你习惯了打车上班,以后就不愿意坐地铁啦,你习惯了奢侈生活,也就很难消费降级了。

这就上山容易下山难,好逸恶劳啊。

第三:趋利避害。看见利益一拥而上,抢白菜、抢鸡蛋、还抢打折票。看见危害呢又都绕着走、躲着走,生怕受到一点损害。这其实就是损失厌恶心理。

因为人的这3种心理,也就导致了必然出现以下3种消费趋势:

1是产品必然升级换代,电车取代燃油车,手机取代大哥大,喜新厌旧,永远渴望新事物。

2是任何行业都将成为服务业。为了省去麻烦节省时间,一切领域都会有专业的服务,做精细化的运营和管理。替你做主,帮你决策,底层逻辑就是人们懒得比价,懒得动脑,这就叫好逸恶劳。

第3个趋势是一切行业都会金融化和保险化。企业金融化、实体金融化,还有风险产品保鲜化,一切都可以金融,一切都可以保险,甚至于人们的情绪也可能金融化和保险化。比如你谈了一段恋爱,都会出现失恋险,保证失恋之后还可以索赔。

背后的逻辑就是人性的趋利避害,让利益更大化,让损失最小化。这就是我对于人性的看法,知道这些人性的奥秘,你才能找到未来创业和打造品牌的方法——四个字:对症下药。


03 我是谁?从哪里来?走向哪里?


人世间有3个终极的问题啊:我是谁?从哪里来?走向哪里?

企业同样面临这3个问题:

先是我从哪里来?企业的建立是要解决社会问题,成为社会的器官。所以企业的方向都从众生皆苦而来,解决大众的问题。

第二问题是我走向哪里?企业要清楚你到底带大家走向哪里?带大众解决痛苦的方向和路径是哪里?

小米说,它要改变中国制造业;特斯拉说,它要带人类移民火星;麦当劳说,它要成为快餐行业领军者。找明了方向,也就是找到了理想。

最后呢,再说我是谁,就变得简单了——无非就是我要解决问题,最终带大家去哪里?

我是某某咨询公司,让企业少走弯路,带中国品牌走向全世界;我是某某奶粉,解决食品安全问题,改善中国人的营养健康;我是某某医药,消灭一切癌症,延长全人类的寿命等等等等。

这个就是企业经营方向感的寻找方法,也是建立品牌核心价值的方法。


04 企业理想就是发大愿


共产主义是理想。移民火星是理想。诺亚方舟是理想。遥不可及的才是理想,触手可及的那叫计划。

企业要树立遥不可及的理想,代表全行业的未来发展,代表全人类的终极梦想,代表全世界的共同主张。

你看啊,华为的理想是连接一切,智能世界;阿里的理想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;连卫龙辣条都有一个超级大的理想:让世界人人爱上中国味。

企业的理想就是发大愿。发大愿才能生智慧,斩邪魔,强法术。最终如有神助,敢叫日月换新天。


05 企业战略三部曲


西天取经是理想,九九八十一难是路径;伟大复兴是理想,五年一规划是路径;一个亿的小目标是理想,爆品-模式-平台是路径。

企业拥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是不够的,还要有清晰的晋升之路和发展规划,这就需要企业战略啦。

战略就像下围棋,金角银边草肚皮

金角占领制高点,银边拉出包围圈

镰刀收割草肚皮,天下归心成大局

什么意思呢?说白了就是点-线-面的逻辑。

金角指的是爆款产品,企业先要用爆款产品打出名气,成为明星品牌。

银边指的是纵深品类,成为品类的领导者,拥有品类产品线。

最后呢,就是镰刀收割草肚皮,品牌成立了,那么品牌再继续延伸品类,吃品牌的红利,收割品牌的边际效应。

这就是企业战略的三部曲,也是企业实现理想的最佳路径。


06 创业就是穿越火线


摩西必须出埃及,才能具有领导力。好莱坞的超级英雄,也必须要走救赎之路,剧情才会打动人。

品牌的打造,你得像爬山一样,一步一步走上去。这个过程当中,你至少要迈过三个大坑:

第一个坑,是从0-1的时候,人们的不信任,消费者不信任,经销商不信任,媒体和公众都不信任。

这时候你如何打动别人?只能敢为人先,喊一个响亮的口号,宋江的口号是替天行道,孙中山的口号是驱除鞑虏、恢复中华、平均地权,成为行业意见领袖,网络一群粉丝,带着别人跑。

第一个坑是扬名,以名气聚人气。

第二个坑是口碑的局部翻车。因为品牌起步,处于不稳定期,很多尝鲜者进来,会用别人的特长攻击你的短处,互联网上会出现负面舆论,这个坑就是人怕出名猪怕壮。

产品总会收到负面评价,这是粉丝与品牌的相互筛选过程。趟过了负面声讨阶段,你的粉丝才是忠实粉丝。

第三个坑是公众和媒体的谩骂。只要你想成为超级品牌,都会至少面临一次公关危机,或是产品的疏漏,或是服务的问题,或者创始人的负面等,你总会遇到一次公众和媒体铺天盖地的声讨。

这时候要积极乐观,要解决问题而不要埋怨别人,只要扛过口水仗,才能成为真正不倒的品牌,而这个过程,没有捷径,这是品牌必然要走的英雄之旅。

只有经历过风口浪尖,才能真正磨炼出品牌的价值。品牌的打造是穿越火线,而不是漫步无人区。


07 产品就是观念化身


和尚禅修需要木鱼、富豪撩妹需要跑车;从甲地去乙地,需要乘坐火车或者飞机;实现某个理想,你必须有物质实体作为媒介。

这个媒介就是产品。产品就是理想的化身。品牌只是一个符号,而产品才是这个符号的物质实体。

没有符号的产品身价会暴跌,没有产品的符号也没有存在下去的意义。所以产品才会贴品牌logo,目的是让观念实体化,让观念可以作为物质进行交换。

物质化以后的观念会吸引很多人消费,他们买的既是产品,也是观念。他们既是消费者,也是粉丝。


08 三种不同的经营思维


一道长江,划开了两岸:西边是村子,穷人住在这里;东边是城市,富人住在这里。

西边村子里的人,想要去东边的城市,怎么过去呢?需要一座长江大桥。通过这座桥,西边村子里的人,可以去到东边的城市,过上好日子。于是,这座桥就建好了。

西边的人做梦都想着去东边,但是上桥的路口呢是收费的,每个人都需要缴纳过桥费,才可以拥有通行证,才能去到东边。

后来有个聪明人说,为什么非要过桥呢?我们坐船也可以划过去啊,于是呢他发明了一条船。也收费,收的是船票。

但是,还有人觉得这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办法,于是他又提出了一个更加疯狂的方案:填海。他开始贷款、融资、搭团队,慢慢实现他的方案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过河的路:有人搭桥、有人造船、有人填海。搭桥的是渠道思维,造船的是产品思维,填海的平台思维。

你是什么思维呢?


09 产品到底是什么


产品是问题的解决方案:去太空的产品是飞船,去地下的产品是钻机,去海底的产品是潜艇。产品要解决某个实际的问题。

产品也是品牌的表达语气:奔驰表达昂贵,沃尔沃表达安全,特斯拉表达最新的科技。产品要代表一种情绪或者是理念。

产品还是价值交易的介质:商学院是老师与老板知识交易的产品,汽车是工厂与消费者技术交易的产品,王婆是景区与游客内容交易的产品。产品要让交易真正流通起来。

所以,一切都可以产品化。虚拟的人、虚拟的货币、虚拟的金融可以产品化;实体的木材、实体的钢筋、实体的颜料也可以产品化;还有人、社会、国家、理念都可以产品化。关键看你想做什么样的产品,我都可以帮你。


10 产品卖点即欲望


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什么痛点。痛点只是欲望换了一个话术。

没钱是痛点吗?不是,是想要更多钱的欲望,转化为了痛点。生老病死是痛点吗?不是,是人们想活得久活得好的欲望,转化为了痛点。

品牌老化是痛点吗?不是,是传统企业想要博取年轻人的欲望,转化为了痛点。

痛点和欲望,是一体两面。

产品是这个一体两面的载体与呈现,产品表面上解决痛点,更深一层是表达欲望。这样看产品特点,就会越看越直白,越发知道产品最重要的卖点是什么。


11 产品形态要创新


时代流行什么,就不要做什么,因为当你跟风的时候,其实是在吃屁。

比如现在加入造车新势力,就是自取灭亡,产品需要先进性与前瞻性。所以它的形态是创新的、另类的、独特的,甚至一开始是被讨厌的。

其实这个世界很残酷,大企业具有规模优势,占据大地盘和大资源,甚至是不可撼动的地位。后来者并没有太多的路可以走,只有创新和更新,小团队更容易创新,也更容易出奇制胜。

所以如果没有领先的或独创性的产品形态,就别想着什么颠覆性创造了,基本都是无稽之谈。产品形态要创新,要真正的创新,这才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。


12 产品创新拼科研


低纬度创新,就是整合资源,换个包装,跨界营销就是低纬度创新。

你的帽子我戴来戴,我的产品换你的包装,或者你的渠道卖我的货,我的渠道卖你的货。卖的是产品设计和杂交概念,酱香拿铁就是这类。

中纬度创新,是优化概念,人有我优,就是产品经理的概念。小米就是典型代表,你的产品颜值不行,我的设计来优化来一下;你的功能体验不行,我找工程师优化一下;你的整合能力不行,我找资本再贯通一下;卖的是重新组装的能力,属于供应链魔术师。

高纬度创新,还是科研能力,技术硬实力。基于基础科学而衍生出一些应用场景,互联网技术是一种,区块链是一种,AI是一种,芯片研发是一种。技术硬实力代表一个企业的增长空间,技术越硬,空间越大。

华为正在努力,但好像只有华为正在努力。谁掌握核心技术能力,谁才会掌握未来,这是基本准则。


13 产品营销的方法


都是出来卖的,为什么别人成了柳如是,而你却什么也不是?因为你没有钱谦益给你站台和背书,你不会傍大款,你就跑不赢青楼其他的女子。

如果你还不会整活儿,不会琴棋书画,不向潘金莲学习会跨界,那你大概率出不了圈。

产品营销就是勾搭、私通、吊胃口。让别人产生了占有欲,他们就会跟在你的屁股后面团团转。


14 品牌就是画符


水本来是大自然的,装在农夫山泉的瓶子里就是农夫山泉的;装在娃哈哈的瓶子里就是娃哈哈的。

山本来也没有名字,贴上五台山的符号就是五台山的;贴上武夷山的符号就是武夷山的。

人们通过命名的侵占、文化的侵占、科技的侵占,将一切自然原料加工再生产,最后进行私有化,打上符号的烙印,就形成了个人品牌、国家品牌、世界品牌。

法律也保护这种占有,证明对钩符号的产品是耐克的,苹果符号的产品是苹果的。商业就是私有化的过程,品牌是私有化的标志和结果。

一颗石头,我凿了两刀成了石佛,再刻上我的名字它就是我的品牌。凿是产品再加工,我的名字就是我的品牌,而品牌就是打上烙印,区分识别、传递信息、证明私有,后来才升级为交易价值。


15 品牌传播就是发信号


纹身的人,你看他像黑社会;穿白大褂的人,你知道他是医生;光头,让你联想到和尚或者囚犯;穿紧身裤的,一般都是混健身房的。

纹身、白大褂、光头、紧身裤,这些都是符号。它包含某种特别的信息,通过反复的编码和解码,符号的意义就会被固定下来成为共识。品牌也一样。

当你看到对钩就能想到耐克,想到科比,想到一种运动的精神;当你看到小金人就能想到奥斯卡,想到很多明星和经典的电影。

把产品卖点浓缩进品牌符号里,就是信息的编码;让消费者看到符号想到某种特指的含义,产生条件反射,就是信息的解码。

所以说,品牌传播,就是释放信号;消费认知,就是接受信号。


16 品牌logo必须突出


logo没特点,就像美人没有痣,海盗没有骷颅头。记不住,一切都白搭。

logo是品牌的第一印象,相当于新女婿第一次见丈母娘:发型很重要,搭配也很重要。

戴金表的是土豪,金色logo显得雍容华贵;纹花臂的是混子,市井的气息就会浓厚。

logo要符合产品气息,贵的要简约,懂得留白和浪费。便宜的要亲民,怎么清晰怎么来。

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点,就是降低传播认知——

正如白居易写诗一样,妇孺皆知,别搞复杂。越复杂认知成本越高,越需要花大价钱来传播。

改造大众熟悉的事物,加上自己的特色,就是最简单的logo创意方法。就像Tims咖啡改造了加拿大的枫叶,红牛是两头较劲的公牛,花花公子画了一只扎领带的兔子,一目了然好传播,一见如故记得住。


17 广告语要成为咒语


盘串的时候要念“阿弥陀佛”;送花的时候要说“我爱你”;打更的时候要说“天高物燥,小心火烛”。

视觉是锤子,文案是钉子。品牌有了logo,就是有了视觉的符号;还要有广告语,才能拥有听觉的符号。

广告语要像咒语一样,具有渗透性和病毒性,必须是俗语才能听得懂。“爱情不是你想买,想买就能卖”,通俗歌曲的造句能力你要学会。

咒语还得能押韵,押韵才有传播力,“星宿老仙,法力无边”“头孢配酒,说走就走”,押韵的咒语,就是传播的泥石流。

咒语最后必须带品牌,上价值,发挥传播的魔力。“迎闯王,不纳粮”这样的咒语,让人心服口服。


18 品牌故事需要英雄主义


盘古开天,女娲补天,孙悟空大闹天宫;精卫填海,嫦娥奔月,孟姜女哭长城;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,故事的生命力长达千年。

出埃及记是故事,劈山救母也是故事,夸父逐日和火星移民,讲的其实是同一个故事。

故事需要英雄,要么普度众生,要么救苦救难,否则故事无法成立。故事讲得就是英雄人物干大事,干成了就会成为神话,被人传唱,经久不衰。

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是故事,强壮中国人是故事,一颗励志橙是故事,怒砸冰箱和电脑也是故事。

重塑和打破是故事的起点,创造和改变是故事的结局,中间是英雄人物的登场与打斗。

消费者其实是看戏的,用金钱为你的故事投票打赏,用购买为你的故事点赞转发。


19 品牌故事的6种原型


品牌故事有以下6种原型——

第一种是救世主,救苦救难,代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:马斯克的火箭公司,带领人类走向火星。

第二种是坏男孩,偏要掀桌子,打破原有格局进行重组:360免费杀毒软件,自己创造新玩法。

第三种是保护神,为你安全着想,时刻做消费者的爸妈姨:沃尔沃的安全定位,杜蕾斯的安全关爱,保你周全,护你安心。

第四种是亲密爱人,只想和你在一起:一起社交一起玩,一起拍照一起浪。陌陌转转脉脉探探当当,社交平台都讲这个故事。

第五种是发明家,创新发明新产品:带你装逼带你飞。讯飞的翻译神器,大疆的无人机,为你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。

最后一种是治愈者,专门解决疑难杂症:治你的毛病,也治你的心病。站立式办公椅,0感内衣,化妆品等等,是你的解决方案提供商。


20 品牌的文化道具


如果没有《旧约》,耶路撒冷也不会掉眼泪,犹太人也没有那么多深仇大恨;

如果没有《金刚经》,中国文化人也不会明心见性、大谈虚妄,从而对佛教产生崇拜;

如果没有《葵花宝典》《辟邪剑谱》《九阴真经》,金庸的武林世界将失去神秘。

书籍是品牌的文化道具,相当于宗教里的经书与教义,是俘获崇拜者和粉丝的关键要素。《乔布斯传》揭秘苹果的传奇;《将心注入》把星巴克送上神坛。

书籍具有象征意义,拜读它,携带它,体现仪式感和认同感;也有功能的价值,阅读它,实践它,可以促生命运的改变。

所以说,打造品牌文化体系,葵花宝典少不了。你要写书立传,才能树立文化。企业要向宗教学习,建立自己的教义和经书。


21 打造品牌就是造神


打造品牌就是造神,这个神可以是创始人:首富马云、首善陈光标、首席产品经理雷军。

不管什么天才、鬼才、大师、专家,要让创始人成为神,品牌就成功了一半。

股神巴菲特,歌神张学友,营销之神科特勒,这些神自成一派,形成了大众的广泛共识,也就有了商业的价值、品牌的价值、消费的价值。

出神之后,才会传神,接着就是天下皆知,一呼百应,名和利啊,滚滚而来。


22 三种造神方法


品牌造神,方法有三:

第一是装,留个长头发装艺术家,穿双老布鞋装文化传承人,或者戴个金丝眼镜装金融男。范要正,范正了就会有人信,到最后连你自己也会信。

第二种是借,借别人的局,借别人的势,借别人的口碑和影响力。让别人替你站台,夸你捧你抬举你,慢慢你就会出类拔萃。

第三种是干,真的干出来。干翻一个世界,干掉一种主义,干出一片新天地,干最难也最慢。有可能碌碌终生,毫无结果,因为你必须干出惊天动地的产品或事业,历经九九八十一难,才能真正成神。


23 营销事件打造神人


三碗不过景阳冈,武松打虎前,喝了十八碗之后上山打虎,成为神人。

类似的故事还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,关老爷温酒斩华雄,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。这样的故事模型放在当代,就是CEO跑车送外卖,褚时健复出卖橙子,钢铁侠移民去火星。

神人必要有传说,否则会失去想象力。神人也要有距离感,显得高大才会有人膜拜。神人也得不停制造事件,否则就不神了失灵了。


24 品牌传神必须造节


礼拜日是基督教徒忏悔的节日,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,还有感恩节、万圣节、受难节、升天节等等。

基督教的节日至少有几十个,佛教也有佛诞节、浴佛节、盂兰盆节,腊八节、涅槃节等等,同样不下几十个。

道教的节日就更多了,中国的很多节日都很道教有关,春节、三元节、中元节、元宵节、重阳节、中秋节等等,节日和庆典是宗教最大的仪式感,也是品牌打造的关键节点。

宗教需要仪式感来记住某些时刻,所以才有了节日。品牌也需要仪式感与消费者发生关系,天猫双十一,支付宝扫五福,西贝莜面亲嘴打折节等等,就是把品牌节日固定下来,成为仪式感。

品牌造节,造的是节,传的是神。

参与讨论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