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赵宇正当防卫案”引大量媒体和网民关注,原因是什么?

案例资讯
运营公举小磊磊
2019-03-05
2018年12月26日晚上,黑龙江哈尔滨人赵宇看到李某对一女子进行人身侵害,试图阻止李某施暴,发生了肢体冲突,导致李某二级伤残。接着赵宇因涉嫌故意伤害罪,被警方刑事拘留14天。
2019年2月20日,福州市公安局晋安分局将赵宇移交晋安区人民检察院,在公开的移送起诉告知书中,赵宇由“故意伤害”改为了“过失致人重伤”。
2月21日,福州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称:晋安区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,赵某的行为属正当防卫,但超过必要限度。鉴于赵某有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,为弘扬社会正气,鼓励见义勇为,综合全案事实证据,对赵某作出“不起诉”决定。
3月1日晚上,上级检察机关对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检察院就赵宇见义勇为一案的“相对不起诉”处理作出纠正,认定赵宇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,依法不负刑事责任,做出了“绝对不起诉”的处理。

媒体是传播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,会在第一时间内热点事件播报出来。
对于“12·26赵宇防卫案”,媒体为什么会持续报道两个月?
很少有这样的热点新闻能让媒体持续播报这么久,为什么会引发很多媒体高度关注,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舆论?
在各大自媒体平台,关于“赵宇案”的文章,运营者也是持续不断的再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
其实,运营小编们,更多倾向于发布含有舆论性质的热点文章。
这种文章,有社会现象、有正反面、有是非观、所以会引发大家的讨论,吸引大家的关注。
目前,新浪微博的相关话题阅读已经达到2.9亿,其他平台也在持续的发酵。

问题来了,站在自媒体运营的角度我们应当想:“为什么这件事关注度那么高?自/媒体都争先发布?”

1 社会的大众情绪

从心理学上来看,人的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,是多种感觉、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。
简单的来说,就是人会通过事情的本质看法,去产生一种想法和观念的情绪。
“12·26赵宇防卫案”给社会大众带来了哪些情绪?
1、这个热点事件中大众的情绪,并不是一时爆发出现的
是因为很久以前我们看到的“小悦悦事件”、“扶摔到的老人”等见义勇为的社会热点事件作为了铺垫。
这也就导致了大家对社会中见义勇为的行为和舆论产生很多的情绪、观念。因此,这些正能量的事件,自然就会备受媒体的高度关注。
2、这次事件调查的结果,体现出了大众在社会法制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判断力。因此,也产生了很多舆论情绪。
总的来说,这类转折起伏较多的事件,很容易吸引读者的高度关注。

2 热点事件具有标签性

“标签”的存在,其实就是群众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产生情绪。
“赵宇防卫案”使大家产生了道德舆论的情绪,是因为社会现象、道德与法律三者之间出现了摩擦,这问题经常会发生在人们的生活中,甚至有时候会触碰到群众的利益。
因此,在面对这些具有正能量的道德观与法律事件的时候,同时与自身利益戚戚相关的事情。人们会格外关注,自然就会贴上相应的标签,并产生舆论的情绪。
一般来说,媒体对于这些具有标签的事件,都是持续高度关注的态度,因为这些事件都能直接贴近让群众的利益,所以报道这类事件,也最能吸引群众去阅读和讨论。

3 事件结果的落差

从事件开始到结束的结果来看,都具有较大的波折性。
因此,群众的舆论会更为剧烈。
从最初的公安局审查,到地方检察院的宣判,最后再到高级法院的认定纠正,在极具有标签性的事件下,结果落差为什么如此的大?
1、群众的利益产生的舆论
2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重视
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,事情在全社会的关注下,就会产生持续性。这种落差的结果,会使今后类似事件同样产生持续的效果。
回到自媒体的运营方法上,分析完事件关注度较高的原因后,就需要运营者去写能够让阅读者产生“共鸣”的文章了。
首先,我们要遵守的前提是,不要引导阅读者的偏激、不适当的想法,要合理合法的去引导舆论,舆论性文章都有底线原则。
比如:
1、媒体舆论对司法裁决起到积极的监督作用
2、媒体舆论和群众舆论都产生不同方向的讨论,案情的结果如何?
对于标签性的文章撰写,通常就是从三个角度去构思:
1、标签性
将事情的发展过程和事件的特点简单告诉读者,因为标签性的事件,一般都有媒体报道去简单的告诉读者,而文章撰写是作为文章的开头引导。
2、舆论性
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,加入媒体平台上的舆论,往往是为了让你的文章有力度,并且保持客观性。
这样,读者就会对你的文章更加认可。就会觉得你写的文章比较具有特别感,从而使平台推荐你的文章,上热门,获取更多的阅读量。
在进行内容创作的时候,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些大型新闻报道视频,和社会大众对这一事件所发表的观点,来保证文章具有充足的舆论性。
吸引更多的关注和阅读,并让阅读者产生讨论发表观点,这是最终的目的。
往往,85%的爆文都是有读者舆论自身产生的,将一个话题衍生到另外一个话题,让阅读者自行去讨论,这样的文章会使平台推送到“热搜”和“热门推荐”。
比如读者引发出一些话题:
甲:“如果不是媒体的大力报道,赵宇案件宣判可能更加一波三折!”
乙:“为何不追究侵犯者的问题,而是追究赵宇的行为?”
丙:“见义勇为防卫的法律界限,如何判定?”
丁:“赵宇属于正当防卫不负责刑责”

3、共鸣性
事件发生和最终结果的落差,也是能引起阅读者情绪化的表现之一。
把事件发生的经过和结果作为一种数据对比,让读者更加清晰明了的去知道事件情况,然后阅读者就会带着情绪,自行发表评论,产生了互动。
因此,对于运营者来说,首选要抓住舆论的核心,然后再去引导阅读者去关注社会的动态。
将社会最真实和最值得关注的东西去提炼出来,这样我们所运营的素材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,并且才会获取平台更好的推荐。
最后,不管结果如何,我们都希望社会是依照法律法规并且保护人民合法利益发展的。
道德和法律是有一定的界限,因此我们需要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,去提倡发扬优秀的道德行为,这才是事件最核心的问题,也是大家和媒体为什么高度关注的原因!

参与讨论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