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个做PPT的人都会考虑配色问题,但绝大多数人都不太懂如何去给一个PPT设计一个完美的配色方案。
很多人认为,色彩越多可能越好,这样重点更清晰。其实不然,在整个PPT都是重点的时候,也就没有了重点.这就和我们读书的时候做笔记一样,书本画的满满的,其实就等于没画,甚至破坏了书本原有的协调感。
反过来,色彩少一点,效果会更好。
那么,具体该如何配色呢?这篇文章就是系统的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。
首先让我们从基础的三原色谈起!
我们知道设计中的三原色是红黄蓝或者是青,是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,其它的颜色都是这三种颜色混合的产物。
你应该听说过色轮,其实色轮就是通过三原色创建的,上面的颜色其实都是三原色一点一点混合的。
相邻的原色进行混合就可以得到一种间色,将邻近的间色继续混合,可以得到复色,以此类推,就得到了色轮。
在色轮中,除了可以看到颜色很纯的原色或者复色,还可以调整色相的饱和度和明度,来生成新的颜色。
这些颜色都属于同一色相,所以属于同色系。
是不是有点印象了,之前我说过在PPT中有一种配色方法就叫做同色系配色。
在PPT中,颜色并不止填充区那么一点颜色,我们在下拉的菜单中点击其它颜色,调出一个“颜色”对话框。
在颜色对话框中,可以看到两格选项,一种是标准,一种是自定义。
标准的就相当于色轮,直接在上面选取颜色。自定义的就是自主选择色相,然后调整饱和度和亮度。
我更多的建议是使用自定义。
在自定义选项下,又有两种模式,一种RGB,一种是HSL。
RGB指的是红色(R)、绿色(G)、蓝色(B),这是显示的三种基本色,其它颜色通过这三种混合而成。
HSL又分别指的是色相(H)、饱和度(S)、明度(L)。
其实在RGB和HSL两种模式中,我又建议大家选择HSL模式,因为RGB的混合配色在电脑中不好掌握。
在HSL模式中,色相指的是色彩的具体色调,我们通常称呼的颜色就是色相,比如红色,蓝色等等。
饱和度,又叫纯度,指的是色彩的纯净程度,明度又亮度,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,通过调整饱和度和明度,我们可以中和一些比较辣眼睛的颜色。
那么如何调整呢?
首先我们将颜色对话框调整至自定义选项,然后在颜色模式中选择HSL模式。
在颜色框中有个点,左右拖动属于调整色相,上下拖动属于调整饱和度,右侧的拉杆属于调整亮度。
比如下面这个案例,亮度太高了,看久的话,眼睛特别的累,非常不适。
所以,考虑观众的阅读舒适度,我们应该调整一下色相的亮度和饱和度,得到下面这样的效果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让PPT看起来更舒服的配色原则。
1、汇报PPT用白底,发布会可以用黑底。
因为白色背景属于白搭背景,比较好配色,好排版,而且白色背景对于文字的干扰最小。
发布会因特定的场合,背景必须选择黑色或深色,如果是白色或亮色背景,会出现背影或反光,导致观众看不清演讲人,也不利于拍摄。
2、除背景颜色和字体颜色外,强调和修饰的颜色最好只有一种
为什么这么说呢,因为要保证整个PPT的协调性和统一性。颜色不是越多越好,反而是越少越好。
如果要用颜色来来强调,就只建议选择一种颜色作为主色。从头到尾都用这种颜色,这样可以保持整个幻灯片的设计一致性。
3、配色更多的是参考主题,而是为了纯好看
不同企业,做的PPT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, 这和企业的VI颜色相关;相同的企业,不同的场合,可能配色也不一样,这和具体的主题相关。
因为不同的颜色,所代表的意义不一样,年会喜欢用红色,因为红色喜庆。学术PPT喜欢用蓝色,因为蓝色稳重严谨。
PPT配色要遵循逻辑内容为主,这也是幻灯片制作的根本。
好了,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,希望你喜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