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月,微信电话本横空出世,在业界掀起轩然大波。特别是其中的免费通话功能,更是引起业界围绕互联网公司与运营商之间利益之争的展开讨论。而在昨天,360也高调推出了其免费电话产品。不过,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,马化腾曾云淡风轻的表示:
免费电话功能并没有持久竞争力,运营商很淡定,但是媒体很激动。
事实上,激动的不仅仅是媒体,在微信电话本诞生之前,已有如触宝电话等创业公司推出了完全免费的网络电话,但由于顾忌到运营商的感受,此前都是低调潜行,不敢声张,因为害怕动了运营商的奶酪而被封杀。不过随着微信电话本的高调推出,以及运营商方面的“冷淡反应”。创业者们陡然发现,原来运营商对免费网络电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敏感,免费网络电话的春天可能真的来了。
免费电话背后隐藏O2O超级入口
另一方面,随着4G网络的逐步铺开以及WIFI上网环境的普及,用户通过网络打免费网络电话的需求正在递增。此前触宝电话发布的《免费电话白皮书》也显示,最近两个月,在用户量疯狂递增的情况下,使用免费电话的用户在这段期间平均周增长率高达36.74%,这意味着用户对免费电话的需求非常之旺盛。
最重要的是,随着O2O时代的来临,电话作为连接线上与线下最为直接的一个方式,也重新回人们的视线。无论是我们在网上租房,还是订酒店等这些生活服务,最终都还需要有一个电话确认,而将免费电话与生活服务放在一起,通过电话一端连接用户,一端连接商户,可能是一个更为自然的O2O体验过程。
因此,基于人们对电话本身的刚性需求,再加之人们从线上到线下生活服务的延伸需要,免费电话将很可能会被互联网巨头们或创业公司作为一个潜在O2O的超级入口进行重点打造。
免费电话即将上演三场恶战
另一方面,免费电话“窗口”的打开以及对O2O蛋糕的向往,也意味着免费电话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即将拉开帷幕。当微信把短信颠覆,免费电话的玩家们也期待着颠覆传统电话,不过,在此之前,互联网公司之间则会先打上三场恶战。
1、用户之战
作为一个有可能颠覆传统电话,并成为下一个O2O入口的产品,除了腾讯推出微信电话本之外,其他互联网巨头自然也不会袖手旁观,特别是有了前期微信电话本在市场上反应,其他互联网大公司们的跟进也是必然。我们也看到,包括易信甚至360也跟风内测了免费电话产品。
与此同时,还有诸如触宝电话等创业公司,同样也在近段时间力推免费电话的功能。触宝电话此前是一款号码助手产品,通过与手机厂商合作预装,目前的用户量已经过亿,在今年9月份正式更名为触宝电话,主打免费电话。大公司的进入和创业公司的蓄势发力,这一切都意味着,一场争夺用户的大战已经不可避免。
目前来看,微信电话本产品尽管在推出前期受到广泛的关注而下载量暴增,但最近热度有所下降。易信与运营商直接合作有一定竞争力,360的免费电话还在内测,之后可能会凭借其分发优势力推,而触宝电话由于进入市场较早占据了一定的先发优势。因此,在目前对用户的竞争之中,互联网传统巨头们并不占据绝对优势,创业公司还有机会赢得最后的胜利。
2、体验之战
除此之外,在对于用户的争夺上,各家除了在应用市场和手机厂商预装上进行竞争之外,更多的还是需要依靠产品本身的体验。特别是想要取代传统电话,让免费电话在用户群中普及,就必须将用户的拨号体验做到极致,在产品细节上进行雕琢,让用户在免费电话App上能够享受电话自带电话本拨号时的原生体验,这样才能使得用户将拨打电话的需求全部移至到免费电话App上来。事实上,目前大多数产品还做不到原生体验,只有触宝电话等少数几家直接预装手机的产品能够实现,一般都需要在手机自带电话本之间进行切换,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效率。
而且,目前绝大数的网络电话的通话效果并没有超越传统电话,甚至比传统电话的语音质量还要稍逊一筹。不过,相比传统电话来说,在其他增值服务商的体验上,免费网络电话产品也有独特优势,比如在提供本地服务信息,拦截垃圾电话等方面。
3、补贴之战
此外,围绕“半免费”与“全免费”之间也很可能会有一场恶战。纵观目前免费电话App,有两种产品模式。一种是像微信电话本这样的半免费产品,在使用时只有双方全部安装才能够享受免费电话服务,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用户并不能真正享受完全享受免费服务。另一种则是以触宝电话为代表的产品是全免费的模式,目前情况下,无论被叫一方是否安装,主叫用户都可以享受免费电话服务,不过是在一定的时长内,目前触宝给予用户的免费通话时间是650分钟,而如果用户邀请好友加入,还可以获得更多的通话时间。
这种完全免费电话的策略能让用户真正体验到免费电话的好处,并能带来用户滚雪球般的增长,不过由此也有可能在短期内产生巨额的补贴成本。而一旦腾讯等巨头看到看到全免费电话模式的优势,后续很可能会跟进这一策略,从而引发新一轮的“补贴大战”,而这对触宝这样的创业公司将会是不利因素,毕竟在资金方面巨头们更加具有优势。
总体来看,在围绕着用户、体验以及推广策略方面,免费电话厂商之间的大战很可能一触即发,不过跟其他产品不同的是,在这场大战中,巨头们目前并没有必胜的把握,而更加专注专业的创业者和一些已经取得先发优势的产品,很可能会让巨头在这遭遇“滑铁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