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打开市场局面?一直是营销者最头疼的问题。
能不能把“罚款”做成营销?这个话题有点反常识,不过我发现,已经有了不少案例了,今天聊一聊。
昨天写小米苏7借鉴保时捷帕拉梅拉的外观设计,就准备写一个观点,那就是雷军可能觉得,即使被罚款了也没多少费用,相对比这个外观能获得吐槽、网友自发创作,以及产品牢牢被记住来说,还是划算的,风险可控。
(跑分对标时候还提了保时捷的车)
今天看到有消息说,任正非在华为内部下通知,余承东每再提“遥遥领先”,就罚款1万元。不过余承东有回应是,谣言。就算是被罚钱,余承东底子厚,也经得起,相对于广告效果和市场销量,罚了款也很划算。
是不是有点异曲同工之妙?
站在大厂产品运营和市场传播效果上看,罚款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学,而不是一个法学或者伦理学问题。
退一步讲,要真的(被起诉,并且败诉了的话)罚了款,那就罚呗。不去试一下反馈,又怎么知道一定会被罚?至少现在小米苏7没被罚,余承东也没有被罚!
雷军都说,余承东把“遥遥领先”这个词,成功植入到每一个人的脑海里。这心智占领,连竞争对手也佩服!
当然,也有一些真被罚款的公司和产品,比如椰树和今日油条。
先说椰树,大家都会想起那句经典的广告语“我从小喝到大”,以及椰树独特的土味包装设计。
因为广告和包装之中有性感美女,2021年被市场监督管理局以违背社会风尚罚款40万元,而罚款也被进行了全网通报;椰树进军抖音,由靓丽美女、阳刚帅哥作为模特,在椰树工厂拍摄短视频,被网友评价
审美与韩国财阀、煤老板一样正。
由于独特性感营销风格,以及这些年人们对于整容、伪娘真的受够了,椰树主打“女人要有女人味、男人要有男人味,椰树要有椰子味”的价值观和中国消费者产生了时代共鸣。
椰树这几年实现强劲的销量增长,在2023年椰树总销量70万吨,营收达到50亿,为海南纳税6.82个亿。把罚款当做广告费,椰树投入产出比是不是很逆天?!
再说“今日油条”,本来是一个地方小店,因为这个名字还是有一些擦“今日头条”的边,迅速走红出圈,年营收40多万,还开起了连锁店。
不出意外的话会出意外。被今日头条起诉,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一审认定,今日油条由于抖音集团并不属于同行业,未构成不正当竞争,法院驳回了原告所有诉讼请求。抖音集团在这场商标碰瓷之中竟然还败诉了,当然二审还在继续。
连今日头条的品牌口号、logo、VI风格都进行了模仿,这老板在借势和借鉴上执行的很彻底。
“罚款经济学”能够被或明或暗的大胆采用,一方面是有大量的免费流量;另一方面罚款相对于巨大的市场收益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谈不上什么违法成本。
现在市场已经越来越不好做了,很多企业不得不剑走偏锋。按照以前新《广告法》推出的时候执行,对于商家的“最”、“王者”、“遥遥领先”、“全网最低价”等都是重点关照处罚词汇,这几年忙着提振市场消费和信心,其实明显感觉到尺度已经有点松了。
当然,这种或模仿或擦边或采用违禁广告词汇的市场行为,并不是互联网经济推行之后才这样,在其他行业由于没有那么大的关注度,应用的更为明目张胆。
很多企业抱着,即使被“罚款”也无所谓的态度。等你罚款了,自己的品牌和市场早就做起来了,就算打官司,也能够拖很久,即使判决侵权行为确认了,只要不承认就行。
比如“真功夫”,我以前一直以为这家连锁餐饮店的logo是李小龙。结果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经过多年的起诉,终于推动了原来真功夫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给李小龙家什么代言费,直到2022年真功夫一些李小龙形象的商标被判定无效时候,他们才对于logo做了一些修改。
不过,真功夫早就通过这些年赚的盆满钵满。李香凝提出的赔偿2.1亿经济损失,真功夫却不接招,认为相应的索赔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。
估计庭外和解也很难,真功夫肯定是奉陪到底,称其品牌和李小龙没有半毛钱关系。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。
(右边为改了的真功夫logo)
就算李小龙本人来了要赔偿也不顶事。
类似情况还有福建的乔丹鞋业公司更胜一筹,把“罚款经济学”发挥到极致。
中国消费者都知道乔丹体育是用的是美国飞人乔丹的形象。但迈克尔·乔丹本尊却一脸懵逼,从来没有授权过名字还有带球的logo形象,并且迈克尔·乔丹也有自己的品牌AJ,乔丹从2012年就在中国起诉了多次无果。
在2020年,迈克尔·乔丹的经纪公司经过漫长的法律诉讼长跑赛,终于等在最高法院判决福建乔丹体育的部分商标侵权。福建乔丹体育被罚款35万元,而这家公司吃透乔丹IP红利,年营业额是59亿元。
败诉之后,福建乔丹坚持认为,申请注册超过5年大多数商标依然有效,相关名字和形象在门店使用不受影响。
可以说,福建乔丹体育公司把美国篮球王乔丹,按在地上疯狂摩擦!
怪不得王健林说,“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,什么哈佛耶鲁不如自己敢闯”。还是很符合国内市场和国情的认知,曾仕强大师还说过,“中国人的法律永远少一条。”网友不是说了,“干就完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