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经济复苏特点,揭穿三个市场真相

营销管理
老苗撕营销
2023-10-08

微信图片_20231008100222.png

随着中秋国庆假期旅游的火爆,期盼已久的消费复苏终于迎来了点苗头。

之所以说是“苗头”,而不是“全面复苏”,是因为每个人感受不一样,每个地方感受不一样。

总体是,一二线发达城市普遍复苏,而欠发达四五线城市普遍没复苏,南方城市复苏得多,北方城市复苏得少,市场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复苏,而市场经济不发达地区还在“等政策”。

统计部门给出的数据,也能反映一些你能看到的和看不到的实际情况。

微信图片_20231008100243.png


1


这次消费复苏还有个重要特点:那就是没有被房地产摧残过或者摧残较少的城市,消费复苏较快,比如长沙、重庆、无锡等,就是一些收入还不错,但房价相对没那么高的地区。

道理也简单:本来收入就低,钱都拿去买房子或者攒钱买房子,拿啥消费?

刺激也没用,你以为我不知道大餐好吃,茅台好喝,豪车开起来更爽吗?兜里没钱,自然清心寡欲。

跳个艳舞就想勾引我们,没门!

你以为我们是和尚,其实我们是公公。

长沙,被称为“新消费之都”,很多新兴消费和零售业态都是在长沙兴起,餐饮的文和友,做奶茶的茶颜悦色、做烘焙的墨茉点心局等,都是曾经著名网红打卡地;兴盛优选、零食很忙,都曾经和正在引领零售业态的变革。

前段时间去长沙,看晚上十一点钟湘江边的大排档,灯火通明人声鼎沸,哪有半点消费不足的气息?

上网查查长沙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(6.52万),再查查长沙的房价(十月新房均价1.13万),你就自然明白:

为啥长沙消费这么旺盛,而你所在的城市(指大部分城市)却那么疲软?

同样,房价相对较低,而收入不错的重庆,在这次消费复苏中也率先杀出。

微信图片_20231008100245.png

一个朋友去长沙考察项目,然后坦言干不了:自己所在城市房租是长沙的1.5倍,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可能只有长沙的一半。

这里用常识揭示了一个残忍真相:头几年的房地产没有拉动经济发展,而是破坏了经济发展

曾经,房地产被视为支柱产业,对于地方财政、就业、以及众多的上下游产业影响巨大。

任何在市场需求范围内、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的行业,都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,房地产当然也不例外。但在各方力量加持下,房地产早就脱离了市场化,成了一个巨型的畸形行业。

“实业误国,地产兴邦”,在一轮轮刺激下,几乎所有城市的房价都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承受能力,把六个钱包吃干抹净,还让人背上一身的债。

房价高企,严重透支了人们的消费能力,还大幅抬高了实体企业的经营成本。

年轻人不敢创业,不敢消费,不敢结婚,不敢生娃。

地产对经济的破坏,需要几年几十年,乃至一两代人去修补。


2


另一个真相是,那些即便产权属于个人的房地产企业,也大都不是真正的“民营企业”,而这些地产老板,也不是真正的民营企业家。

他们离权力近,离市场远,离政策近,而离消费者远。

他们从没有像真正企业家一样,把满足消费者需求作为企业追求,把创造市场价值作为企业目标。他们有的只是投机和套利、贪婪和掠夺。

老苗经常说,市场经济到哪里,哪里就有文明,自由市场到哪里,哪里就有富强。

不幸的是,虽然有大量民营企业,但房地产仍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低的行业之一。

从大拆大建、到圈地卖地,从政绩工程到项目审批,房地产是出现权力寻租、贪腐最严重的行业之一,被房地产商拉下马的高官也是各行业最多。

而这些官商勾结的地产商,不但摧毁了消费、摧毁了地产行业,也给真正的民营企业家带来了负面影响。

大量的不当获利,加剧的贫富差距,让人们更加仇富、呼吁更多公权力介入市场。这为培育更多更大的“许家印”,提供了更加肥沃的土壤。

而真正的民营企业,尤其是小民营企业,则同时面对更多的来自市场、环境、舆论的压力。仍然非常艰难。

所以,一定要把这些“假民营企业家”跟真正的民营企业家区分开来。

微信图片_20231008100248.jpg

一个给老百姓带来福祉,带来了几十年的经济增长,民生改善;而另一个给老百姓带来灾难,坑爹坑社会。


3


9月份,制造业PMI指数在连续五个月跌至50以下后,首次站上荣枯线,达到了50.2%。这让以制造业为本的我们,生出了不少的底气。

微信图片_20231008100250.png

但我们也要看到,虽然PMI整体达到50.2%,但其中大型企业为51.6%,表现十分活跃,处在加速扩张区间。中型企业为49.6%,还低于荣枯线,有待改善。而小型企业仅为48%,表示数量占据压倒性多数的小型企业仍不景气,亟需提振。要知道去年上海管控期间的4月份,PMI也有47.4%。

所以,多数人的感受仍然十分萧条,而媒体和自媒体会夸张和放大这种萧条。恐慌、担忧、看衰仍在加剧蔓延,大部分人没看到希望。

这里有必要清楚的界定下什么叫企业的“大”“中”“小”。

大企业并不是单指人们一般印象中的两桶油四大行、互联网大厂跨国集团,数量最多的反倒是一般人没那么了解的大量民营企业。

以制造业为例,统计局的标准是年营收4个亿以上,员工数量达到1000人,就算大型企业了。两个亿到四个亿,员工三百到一千,算中型企业,之下算小型企业。

PMI的复苏数据,揭示了一个残酷到我们大部人都不愿面对的真相是:

所谓的复苏,并不是回到2019年,不是回到疫情前,不是回到俄乌冲突前,不是回到贸易战前。而是一轮全新的结构性调整和增长。

本轮调整中,马太效应起主导作用。有一定市场基础、有自己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,在本轮调整中有着巨大机会,会不断吞噬小企业的市场份额,会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会抓住这个机会扩张和兼并,成为新的行业领导者。

微信图片_20231008100253.jpg

而小微企业还将进一步衰退,企业倒闭潮、关店潮还在继续,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创业潮也彻底消退。大多数小企业的正确策略是收缩或者寻找夯实自己的利基市场,或者干脆退出止损。

最近几年,阶层“固化”是人们最热议的话题。作为组成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单元组织,企业的阶层“固化”更是需要关注的趋势:创业会越来越难,门槛越来越高。小企业越来越难,越来越难以做大做强,而大企业优势则越来越明显。


4


经历过年初怀着巨大期望,到之后大幅跌破预期的反差,终于在2023年的10月份,看到了市场上一些更积极的信号,听到一些更加乐观的声音。

最近发现,达克效应曲线真是个好东西。

可以反应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(之前讲过高德纳曲线也叫技术热门度曲线,跟达克效应曲线是一样的):

自我发展也好,企业发展也好,一个具体事物发展乃至制度文化发展,经常会经历被热捧,被高估和自我高估,然后跌下那个虚假高峰,自我怀疑、否定,再到开悟,总结,重新修炼,走向真正的成熟和智慧。

上面两张图,制造业PMI指数和社会零售额同比增速图,如果把去年数据拿掉,只保留今年的,我们会发现这就是两个达克效应曲线。

微信图片_20231008100256.png

现在的我们,刚刚经历绝望之谷,开始在开悟之坡上爬行,过程会非常缓慢,但愿我们每个人、每家企业都能坚定、理性,做有价值的事,可积累的事情,在趋势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。

参与讨论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