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销人别被“降本增效”给忽悠了

营销管理
平叔不敢当
2023-01-10

之前谈到了我认为在营销语言和组织架构两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,导致了我们面临「缺乏内部共识」的现实问题,及「语言编译」的重要性。

今天我们来聊聊要如何应对,因为不同赛道、不同阶段的公司情况也都不同,就拿新消费品牌来说,公司在0-2亿元的阶段做产品/品类创新(打爆品),和在2-20亿元的阶段要占据品类、进入线下(快速动销和高复购),相信你的决策重点会有很大不同。

所以我这里提供几点建议,希望对你有启发:


01 不花钱不是好方法


在当下的「降本增效」时代,省着花预算一定是不少人最直接的应对选择,不过别被「降本增效」这个词忽悠了,降本增效中的「降本」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,「增效」才是公司的目的。

在老板的视角中,降本增效一定不是单纯比谁花钱更少,只有在找不到有效的投入方向下,才会停止支出。哪怕你一分钱预算都不花,也一定不会是你的「免死金牌」,因为你不是在为公司免费打工,在老板的逻辑中,你的薪酬和公司雇佣你的机会(时间)成本,都是公司在持续付出的成本。

可能有人会说,我尽量少花些钱,把效果尽量做高一些,那对公司来说,我的ROI不是就会更高一些?那不也更符合降本增效的原则。

我的回答是,事实上当你在思考小预算大传播时,少花钱或者不花钱往往就意味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妥协(可能还包括降低一些标准,要碰一些运气),那么不但你要花费的时间更多,往后可以重复再复制的几率也比较低,而且从结果概率上讲,往往是小预算小结果,或者是小预算中结果。

如果让你作为老板做个选择,同样的条件下,A员工花了1块钱,产出了5块,ROI为5;而B员工花了10块钱,产出15块,ROI为1.5。A员工的ROI尽管是B员工的3倍,但是B员工的实际产出是A员工的3倍。如果你是老板,你会留下A员工还是B员工?

所以,之前列举的“已经尽量省钱花了,甚至可以在几乎不花钱的情况下,同样有了一定的价值产出,自己做得很辛苦,但是老板还是不买账”。

当你站在老板的视角,其实会好理解,因为在老板看来,关键点不在于你省了多少钱,或者你做得有多么辛苦,而是你产出的绝对值没有达到他的期望。

因此,我建议在当下缺少营销预算又要效果的前提下,最好的办法不是思考如何少花钱,而是调整一下你的身位。


02 调整一下身位


怎么调整呢?首先,从「向外看」调整为「向内看」,也就是在之前提到,从「营销语言到「通用语言实际上就是从营销视角切换到经营视角。建议尽可能多地去研究自家的产品,对产品和数据一定要有更深入的理解。

其次,在组织架构上如果有调整的权限或机会,我建议保留一部分的人员在公司层面服务整体的品牌工作之外,还可以划设一部分的人员作为品牌市场BP分别入驻到业务团队,深入到业务中,在汇报关系上,可以向营销Leader和业务Leader双线汇报。

打个比方,在当前的疫情之下,我们其实可以去研究下,你的用户(消费者)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,用户有可能会在哪些场景被触动。公司的产品线与用户的什么场景可以对接,本质就是你在这个场景中要么是为用户解决了一个刚需的问题,要么是给用户带来了情绪的抚慰,我们都可以去思考下,找到一些答案。

换句话说,自家公司的产品,在当下疫情及未来更具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中,能够为用户解决怎么样的场景问题,也就是能够有怎么样的机会。

结合上面说的两点,你可以去推动实现怎么样的机会?我在下面举一些例子,都是我过去经历过或者咨询过的项目:

如果你的所在的公司产品已较成熟且有直接的竞品,双方正在争夺市场的份额,你可以按区域对标竞品的品牌渗透率,作为业务团队的空中支持,划出在渗透率不如竞品的区域地图,利用你对产品的理解,协同业务方发动一场场的品牌战役,善用品牌的心智扛杆为业务团队的用户转化提升更好的ROI,同时利用绑定业务团队的转化数据也更好地优化自己的ROI。

如果你的所在的公司产品是运营驱动,利用你对产品的理解,可以去着重发掘运营化的营销机会,如同「怀旧演唱会直播之于微信视频号」、「88VIP之于淘宝」这类的运营化营销,会很有机会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营销campaign。

此外,作为营销部门策划和牵头自己「造节」这类过去屡试不爽的campaign打法(类似KFC的疯狂星期四),在当下依旧是很好的机会。

如果你的所在的公司是新消费品牌,或者是虚拟付费产品,基于你对产品的理解,可以先策划主导一个限定渠道(如网店和社群的新品试销)、限定期限(如品牌联名)的新品做一次试水,这样与其它部门和产品研发的协同难度是最小的,同时你也可以对新品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品牌调性把控。

如果试水的数据不错,你甚至可以考虑推出高端产品线(或者推动公司部分产品的涨价),当然不是直接硬涨,而是先通过一波营销动作带来的用户心智,为涨价进行铺垫和更多测试,之后通过涨价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(更高的客单价)来分摊下一轮更多的营销投入,带动走入正循环经营。

以上这些都是不错的机会,限于篇幅,不就执行细节展开更多,以后再写。它们都有共同的一点,在于你要利用营销的杠杆+经营的理解去撬动公司其他业务部门的协作,打破你原有的单一维度价值的闭环,开辟出新的天地。


03 理解一个事实


最后一点,如果你已经遭遇了裁员,或者正在谋求转型,必须得先理解一个事实,忘掉我们过去那些年所习惯的东西,永远增长只是美好的想象。同样的,赚钱不一定是越来越多的,有可能是会变少的,但没必要对自己的能力产生太多怀疑。

如果你是年轻人,进入大厂仍是不错的选择。如果不再年轻,在组织内已实现不了自我的价值,早些拿到离职赔偿,怀揣勇气去试着找到和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,这样也未尝不可。

祝我们都能够找到和实现自己的价值!

参与讨论

平叔不敢当
+ 关注
  • 浏览

    19449

  • 文章

    8

品牌营销战略顾问,品效协同专家,原互联网独角兽/上市公司 CMO。 近 20 年营销管理经验,曾在返利科技(600228.SH)等三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担 任营销一号位。曾先后组建喜马拉雅、趣头条、樊登读书的公关/品牌/市场的创始团队。曾为比亚迪汽车、美的、古驰 GUCCI 中国等多家知名企业提供可实践可复制的营销服务。

相关文章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