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养几个好习惯,看了几本乱七八糟的书

营销管理
运营狗工作日记
2020-03-02

在这个特殊的二月份,我都干了点啥呢。

 

培养几个好习惯

 

为啥说习惯很重要,我们每天会做很多决策,不只是工作的事,还包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,比如要不要早起、饮食要不要控制、多久喝杯水。

这么多决策肯定不会都是理性的,也就是《思考快与慢》里提到的系统2,基本上都是系统1,由直觉决定。所以习惯就会决定你系统1的决策结果,好习惯就会带来更好的决策。

我一直是比较胖的人,这两年培养健身和饮食的习惯,瘦了一些,看起来也健康一些。虽然还偏胖,但至少在正常范畴内。最近宅家一个月,吃得也挺疯狂,但基本没怎么胖,我理解就是好习惯带来的。

除了健身之外,我还会写日记。

间断的写了两年日记,回看了一年前的内容,发现大部分写的都是和工作相关的,不管是让人兴奋的,还是沮丧的。所以今天特别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事让自己开心、感兴趣,工作真的不应该是全部,哪怕确实占用了你绝大部分时间。

由此延伸一下,年纪越大,越觉得兴趣的重要性,真的太重要了!兴趣,会让你有更多幸福快乐的可能,会扩充你的知识面,会让你的胸怀更豁达,这些收益反过来也会对工作有正向帮助提升。

追求事业真的不只是使蛮劲儿,真的不只是把工作塞满自己的时间表就行了。过去的十几年的工作,都在致力于探索深度,但忽视了拓展人生的宽度。

回到日记这事。如果每天都要规划一下内容,估计很难坚持很久。我有两个写日记的经验:

1、拿起笔本就写,也不知道写啥就写,发现写着写着还是能出东西的。日记这玩意,重要的就是坚持,坚持下来就有价值。

2、去买一根自己喜欢的钢笔,每天随便写点什么。坚持下去,你将获得自己无法想象的收获。别问,去做,你会理解用笔和用手机的区别。

所以,今年有一个目标就是养成几个好习惯,虽然很小,但一旦养成就很难丢下,自己的收益也是长期的。

 

看了几本乱七八糟的书

 

有本叫《我每天只工作3小时》的书,请忽略这本书名,它并不是讲时间管理或鸡汤文,而是讲有关「胜败观」的,还夹杂了一些团队管理的思考。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知名导演押井守,代表作是《攻壳机动队》。

书里面的有些观点特别直接有趣,我总结了书中有关「胜败观」的观点,简述如下:

1、目标

1)没有自己目标的人,无论怎么样都无法获胜。工作目标不是你的人生目标,工作本身绝不应该是全部,而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之一。

而自由本身也不是目标,如果不是为了完成某件事所使用的手段,则这部分自由并没有任何意义。

作者认为乔治·卢卡斯就不算成功,因为他没有自由,看起来闷闷不乐,生活的不开心。

2)宁愿为了胜利而赌上自己的性命,也不想作为失败者而活下去。苟延残喘的人生一点意义都没有。或许与强权妥协也是一种人生策略,但他并没有选择。

2、路径

1)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而让他人做事,这是中层管理人员的做法。

2)中层管理人员可以装成笨蛋,巧妙地欺骗、逼迫、利用年轻的下属。如果不这么做,下属也不可能自己动起来。若要使唤心中没有目标的人,只要将目标赐予他们就行。

3)别人没问,自己也不需要回答。虽没骗人,但也隐瞒了实情,实际上是以自己目的为核心,是对团队的一种强权表现。

4)需要给下属看似有的空间,如果完全没有空间,下属会暴动。可以给空间,但不给下属其他选择的机会,核心还是要让下属执行自己的想法。

5)上下级有的时候是一种浓密的情感连接,有点像亲子关系。下属希望上级的认可,即便是被骂也不会离开,甚至想跟着这个上级一辈子,完全被上级的气质折服。

3、决策

1)即使失败了,也不能承认。

2)为这件事负责,就要拿出舍我其谁的劲儿。如果有人提其他意见,可以反问:这样改动花费的成本,你可以负责吗?

3)唯有那些肯负起责任的人,才是在这件事上真正有一决胜负过的人。风险和胜败是一整套的,因此当事人也会获得与责任轻重程度相符合的成就感,同时也能掌握到某种自由的感受。我的感受,人都会追求成就感,但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承担风险,承担风险这个事比较痛苦,这大概就是很多职场人的循环。

4)胜败观会根据各自立场有所不同。以一个体育俱乐部而言,老板以提升观赛人数,借此增加营收为主要目标。但主教练却不一定只为取得胜利而战,他会考虑不受到外界批评,考虑自己之后的职业生涯等。

还读了本叫《如何假装懂音乐》的书,希望可以系统的了解一下音乐,却也不想很专业。毕竟今年自己OKR里有一项是培养几个兴趣爱好,兴趣对生活和工作来说都太重要了。

不过这本书一般般吧,系统性低于预期,有点散,有些想了解的内容并没有提到。好的地方在于,确实适合我这样的小白阅读。

我还找到了网易云音乐里这本书的歌单,列出了书里提到的113首歌。边看书边听,还挺有意思的。如果大家还有适合音乐小白阅读的书,可以告诉我,感谢。

另外也翻了几本传统行业相关的书,比如餐饮行业的。没啥目的,就是想了解。也特别建议一直在互联网行业里的朋友,试着学习一下传统行业,会有很多收获。

让我回想起十几年前,有些传统行业大佬瞧不上互联网、电商,觉得这事对于他们来说太简单了。这么想肯定是不对的,互联网大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,也给很多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一次重组的机会。尤其我是在互联网这个行业里,当然会觉得自己做的事很牛逼了。

但我现在的感受,纯互联网相对于传统行业来说还是更小儿科一些,从某个层面来讲是这样。原因是互联网考虑的商业模式、用户体验、市场营销这些,传统行业做的更透更落地,面对的情况也更复杂,说几个点。

比如餐厅定位和产品定位是一个意思,但互联网产品不用考虑选址,实体餐厅要考虑选在公共交通便利,选在商圈或住宅区,选在街边还是购物中心。这对于餐厅老板来说,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点。

比如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,更多是人机交互,是需求场景,是看转化率漏斗。餐厅的体验是研究动线、灯光、音乐、气味,以及服务,不仅如此,也看转化率。

比如营销层面就更有意思了,互联网现在是传统行业的营销渠道,提升信息流通效率的途径;而脱离传统行业的纯互联网,价值就低了很多。以美团和滴滴为例大家就清楚了,是通过互联网产品,解决我们吃和行的问题。吃和行就到了传统行业层面了。

比如流量统计,互联网产品绝对更清晰便捷,知道DAU、留存这些指标,很容易拉出趋势图各种分析对比。餐饮行业选址看人流量,就是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数人头。是不是很笨,但你设想一下,你在电脑前看数字,和你去地铁口数人头,感受能一样吗?

延伸一个案例,听说刘老根大舞台表演的时候会专门找人记录,哪句台词观众笑了,哪句没笑,长期积累和整理,提炼成经验,再运用到创作中。这种绝对一手的信息肯定是最准确的,而且是在那个场景下的,基本不会有信息遗漏和曲解。

这本身就是学习研究甚至创作的过程,是常用的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替代不了的。

你会发现喊用户体验最多的人是互联网人,但实际上真心不如传统行业做的好。这个例子是特别有运营感觉的例子,也是运营人该做的事。别坐在电脑前去意淫你的用户需求,沉浸在那个场景里,去感受和记录,这个理解是最真实给力的。

所以啊,如果只有互联网的那点知识经验,已经跟不上当下对人才的需求了,不够接地气,也很容易被淘汰。横竖交叉型的人才,是当下最稀缺最受欢迎的。哪怕没这么功利,多了解了解也有好处。

参与讨论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