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透:2027年零售终端漫游

案例资讯
市场部网
2017-01-19
为之

导语:回顾过去十年,零售管理技术没有什么实质性提升。如果你是一名零售企业的员工,在2006年圣诞节被冷冻,2016年圣诞节被解冻,你走回到门店中,除了觉得DM的纸张更差、油墨掉色以外,不会有任何惊讶的感觉,就像是休息了一个周末。如果将高速前进的信息科技作为背景,零售业一定是被处理成了慢镜头。
不过,大家都认可,零售终端和购物者有着高频率的接触,就凭“有流量”这个优势,就会有大把的资本涌入。只要有资本在缸里搅和,什么东西都可能被沤出来。

三个驱动要素
在零售营销的技术变革中,身份识别,位置识别,高速网络,构成了关键驱动要素。而人工智能的进步,构成了更加底层的推动力量,这个知识点超纲了,我们不在这里讨论。
第一个要素,身份识别。
在《三体 II》中,面壁者罗辑在2211年,即冬眠185年后醒来,发现世界很牛:到处都是屏幕,什么都可以成为屏幕,屏幕会随着你的接近而只显示和你有关的信息。电影《少数派报告》里也展现了同样画面,只不过是通过虹膜来识别身份。
身份识别是未来营销的关键,一个微型芯片就可以代表了你,载体可以是手机,也可以是眼镜、戒指、项链、手环、其它可穿戴设备,毕竟那只是一个几毫米的小东西。

【Kerv公司推出的戒指信用卡。实质上是一个身份识别装置。】
你可以在任何电脑上查自己的邮件,谁的电脑、什么配置都不重要,关键是用自己的账号。
类似的道理,有了身份验证,你可以通过任何形式的设备获得信息,比如在超市冷风柜上查看自己家冰箱里的库存,通过购物车接电话,这都是些没什么技术壁垒的事,不需要等到2211年,现在就已经初具人形,等到2027年的时候,我想就应该已经成精了。
下一步,基于个人识别的商业应用,必然会成为常规的商业推广手段。
第二个要素,位置识别。
以beacon为代表的传感技术,实现用户地理上的定位。Beacon,是一种小巧而廉价的设备,可以被安装在大多数地方,向周边一小片范围内的“响应装置”,比如你的手机,发送信号。
做一个极为粗糙片面的比喻,Beacon是一只被大王派出来巡山的蜘蛛,坐在信号之网上,静静地等待你进入信号范围,你进来,它识别,通报给后台的数据库大王,大王知道你是谁,知道你是怎么一路转到这的,可以推测你的喜好。

这类小东西是物联网的基础,他可以帮助我们,把你身边的现实物体数字化、网络化,推动着虚拟世界和和现实世界的融合,加速了万物互联,而连接的终极是构成尤瓦尔在《未来简史》中提到的“万物之网”,一举一动都将被记录,一切信息都将被分享,人工智能的算法才是终极智慧,万物之网才是世界的守护者,是美丽新世界的真主。
据软银的孙正义估计,这类传感器体积一定会更小、成本一定会更低,数量一定会更多,多到什么程度?2027年,数量会超过1万亿个,我们有80亿人口,平均每人125个,就是到处都有的意思。
第三个要素,是高速网络。
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是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。93年2G运营,08年3G运营,10年4G运营,而未来十年是5G的时代,日本打算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前,就实现5G运营。
5G是个什么样子?它比4G提速100倍,每秒在10-50G。拿道路交通做比喻,如果4G是4车道,5G就至少是200车道,蓝光高清片下载就是几秒的事。此外,5G的网络延迟低,可以满足指挥无人驾驶汽车的需求;5G能耗也比4G低,这简直就是为物联网打造的通信网络。

5G实现了高速连接,这意味着“本地”这个概念变得多余:如果网上处理和在本地处理是同一速度,干嘛要花钱买强大的硬件呢?有一块屏显示结果就好了。就像是,你可以24小时随时召唤自动驾驶的出租车,方便、便宜,还不需要维护,你干嘛还要买私家车呢?硬件的价格大大下降,主要就是块屏幕钱。
身份、物联、网速,这三者必定杂交出许多改变,下文分享几个在零售终端中出现概率比较高的改变。

产品分销
过多的选择不是好事,会降低购物体验。
“作选择”这件事,在生理上特别消耗血糖,当低血糖的时候做判断,尤其让人烦躁。在上海的商店里,经常出现殴打男性的家暴场面,就是因为女方在进行大量购物选择后,血糖过低,脾气暴躁,对男方完全丧失耐心所导致。
人们对品牌产生忠诚度,也是逃避选择的结果。人们天生就不愿意做选择,而“品牌忠诚度意味着购买前不需要选择”,于是就找个理由把自己忠诚了,品牌方于是认为是自己的辛苦构建的“品牌资产”起作用了,各说各话,其实是个沆瀣一气的勾当。既然选择是个典型的痛点,那么未来的商业一定会“让选择更容易”,人们需要“有人帮我拿主意”,“帮人拿主意” 里面有大商机。
“商品丰富”对快消品而言是个误区。
丰富带来的结果是,零售商利润降低,购物者精疲力尽。巴里·施瓦茨在《选择的悖论》中描述了果酱选择实验:品尝6款果酱的小组,购买率30%,品尝24款的,购买率3%,这是大脑的“决策瘫痪”,更多的选择绝不会带来更多的购买。众多的SKU,不是丰富,是折磨,是用“多”来掩盖商品选择不利,把判断工作转嫁给购物者,这自然会降低购物感受。
80/20走向更加极端。
随着工业门槛不断下降,“小而美”的品牌无需担心产能问题,借着OEM大量推出产品,单品数量爆炸性增加,任何一个品类的产品线,都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。
但消费量没有实质性增长,注意,这是个大问题,在多数快消品的多数品类中,品类渗透率到头了,消费频率和单次消费量基本稳定,所以绝对消费量很难再增长。比如卫生间卷纸,因为买8赠4,你可以贪便宜在家里囤积了一客厅卷纸,但这改变不了你如厕的频率和每次的用纸量。
现状是,SKU数量更多了,购买量没什么变化,更少比例的单品,贡献了大部分销量。尼尔森的数据说,快消品的66个品类中,10%的单品贡献80%的销量,液态奶中6%的SKU贡献80%的销量,洗发水中8%的SKU贡献80%的销量。而大卖场动辄拥有10万个SKU,就是说,有9万个打酱油的SKU,这些酱油太昂贵了。

○ 数量上:门店中实体产品分销的数量必定大大减少。五千到一万个实体SKU足够了。
商业进化论告诉我们:效率高、成本低的生意拥有更强的基因,可以存活下来。品种少而精的零售商,持有成本更低,盈利空间相对大,更容易熬到下一个交配季节。
○ 品质上:更能够满足购物者的需求。门店服务周边商圈的消费者,不同的商圈,消费者构成有差异。基于购物者的识别技术,零售商可以在门店的级别,对商品进行匹配。
系统知道你买过什么商品,点过什么菜,社交媒体上晒什么东西,所以系统几乎可以做到因人预订产品,先订好了货,等着你来买。
人们发现产品虽然不多,但都是自己需要的,这种感觉太美妙了,仿佛在牌桌上,你缺啥上家打啥,有种受到上苍眷顾的快感,让你产生自己人品好的错觉,这就叫“愉悦的购物体验”。其实,我们现在已经在淘宝感受到了这种订制,能看到它的进步,越来越相关,越来越招人爱看。

实体SKU和虚拟SKU相结合的模式。
门店中只提供有限的、有代表性的实体商品。
实物商品不多,更多的是虚拟商品,通过货架屏幕、空气屏、购物车屏幕以及手机等形式,直接推荐,理论上数量无限多。零售商并不需要在终端保留这些虚拟商品的库存,而是通过物流,从统仓直接配送到消费者家中。虚拟产品出现在实体卖场中,彻底消除了线上与线下购物的差异,神人们所谓的“新零售”,就在这些科技突破中悉悉索索地落了地。
更多的零售商自有品牌。
自有品牌的零售价格,通常可以比品牌商产品低15%以上。在基本快消品领域,产品高度同质化使消费者更加容易接受“零售商品牌”。德国ALDI的成功说明了许多问题:他们家90%以上的商品是自有品牌,不仅霸占了德国市场,还去美国踢场子,在沃尔玛的脸上开了3000多家店,而且业绩不错。

【ALDI货架上的这些产品,全都是自有品牌。ALDI自己就是品牌商】
ALDI到底是零售商还是品牌商?这个界限也模糊了。零售商必定会在门槛低的品类大量开发自有品牌,他们离购物者更近,对人们的需求描述更加精确,他们掌握和消费者接触的第一时刻,他们可以看着答案做作业。再者,社会分工很细,有专业的自有品牌服务公司,专门帮零售商做自有品牌产品,收n%的服务费,这让自有品牌的门槛变得更低。
大型品牌商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,轰轰烈烈千篇一律地做市场的好日子,一去不复返了;OEM生产商倒是有生意做,代工生意会很不错。

陈列与助销
无限的货架。
我们将面对的是屏显万物(screening)的年代,消费者需要一块无所不在的屏幕,零售终端必须参与其中。
我曾经一冲动差点搞VR(虚拟现实)购物,多亏几位壮士说你别犯病咱们每次只能前进半步,生生把我拦住。后来看到阿里在搞,京东也在搞,现在想起来一身冷汗,如果当时一时不慎,现在坟头的草已经很高了。

对比虚拟现实,我认为AR(增强现实技术)这类的混合现实设备会发挥更大的作用。AR相对于VR,最大的好处是把虚拟景象混合在现实场景中,而非封闭的头盔里。微软的划时代产品Hololens眼镜已经上市了,现在两万元左右,太贵,但你知道,如果一个物件的问题只是价格的话,那离我们就很近了。
当AR技术在几年后开始普及,零售终端的中大量商品及推广的信息会考虑借助AR发力。想一想Pokemon Go这款AR游戏,未来超市里的状态差不多。

这幅图描述的就是几年后超市中的感受。助销品,POSM,都是AR虚拟的,显示的是根据个人需求订制的信息。实物堆头陈列可有可无,在同一个地点上,Tom看到的是A品牌的宣传,Jerry看到的是B品牌的宣传,店内的空间利用得更加有效。
但毕竟还需要戴个眼镜,总是增加了限制条件,也会影响普及。我相信在未来,无佩戴的AR,肉眼的AR,才是真正的主导。马云前些日子投了8亿美金给美国的Magic Leap,既是看中了这种裸眼AR技术,也是因为马老板真他妈有钱。

不过,裸眼AR在未来十年商业化的可能性不大,反倒是空气屏的应用几率比较高。日本、俄罗斯都已经有了比较廉价小型的空气屏解决方案,5年内它一定会出现在商店的货架旁,可以手势操作。

这个构想在十几年前斯皮尔伯格的《少数派报告》中大量展现,该片的技术顾问就是《失控》的作者Kevin Kelly。《失控》在94年出版,二十几年来不断被验证,到现在仍然指引着技术领域的发展,人们很认真地看待KK的观点。现在,谷歌公司的“Project Soli”已经研发出隔空操作的技术(隔空雷达传感技术),初步实现了《少数派报告》的梦想,接下来,批量的、产业化的应用只是时间问题。

【《少数派报告》中Tom Cruise在用手势操作虚拟屏幕】
未来的货架上,会配置空气屏。在消费者靠近货架时,展开,显示,还都是和你有关的内容。想知道谁靠近了货架,不是件难事: 你有手机或芯片,货架上有Beacon。屏幕上显示出的即时的信息,比如1) 产品详细说明;2) 促销活动信息;3)类似的产品,更多的选择;4)其它购买者的评论。

这是电商平台上可以实现的功能,在货架上都可以实现,不同的是,旁边还有类似的实物产品可供体验。

促销
DM、优惠券都将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。
布莱恩·沃尔夫在他的“Measured Marketing”一书中说:消费额排名前30%的顾客,带来了零售商75%的销售额;后30%的顾客带来了不到3%的销售额。零售商们所提供的优惠,多数是在奖励哪些不忠诚客户,就是那些游走在各门店间的超市拾荒者。
那张密密麻麻地印着各种鸡零狗碎打折信息的、丑陋不堪的DM,是她们的拾荒指南,哪里的试吃最丰富,哪里的打折最便宜,这些活动支撑起了她们全部的业余文化生活。它们不是优质用户,它们在只在各处采摘特价商品,它们消耗了大多数促销资源,它们不能为企业贡献利润。

必须要改变。和报纸一样,纸质的促销信息必须消失,电子优惠券也不应该存在。产生某种行为、符合某种特质的购物者在现场直接得到优惠,购物者不太关心“券”的问题,这是额外的累赘,她们只想要好处而已。
精准的投放促销资源是必须的。基于和零售商POS对接的促销服务公司,资产沉重,臀大肉沉。屁股大也可以很性感,但两个方面挑战了他们的前途:
1)只能在下次才可以使用的优惠券,使用率不会太好,我猜2%是个坎。效率太低,浪费社会资源。
2)什么人在使用这些优惠券?它们处在什么样的消费水平?那些在意优惠券的购物者是高价值顾客吗?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一瓶一码是个好东西,可能会在未来蓬勃发展。

每个产品有独立的二维码,购物者在门店中通过二维码扫描支付,成功地实现了“购物者—门店—购物行为”的整合,“身份—优惠券核销—支付”一体化,形成闭环,光荣属于闭环。
一瓶一码将每个产品都变成了流量入口,品牌商的会员,零售商的会员活动,一并同时完成。每一瓶饮料都成为和购物者的“接口”,从线下引至线上,品牌商快速实现流量积累,把购物者导入各类忠诚度计划。目前有一些企业,如宝洁,已经开始在做微信支付单品识别的尝试,应用还比较初级,但是一个好的开始。
未来的导购员
比起Alpha Go,IBM的沃森系统(waston Analytic)离我们更近,这是一个高级智能系统,IBM投资多年砸出来的人工智能大宝贝,其核心能力是“理解、推理、学习”,我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系统。

在司法领域,它提供的基本法律咨询,准确率90%,而人工准确率不到70%;在医疗领域,沃森对癌症的诊断,比医生的准确率高很多,西医毕竟都是基于指标和图形的标准化分析,这个人工智能很在行。有难度的是挑战中医,因为连他们自己内部的标准都不统一。在中国,沃森系统已经开始和浙江省中医院开展中医诊疗,希望它能在中医领域有所突破。
说回到零售商业,梅西百货推出了基于沃森的“Macy's On Call”的服务,作为消费者的贴身导购;Wine4me公司利用Waston系统开发的程序可以根据口味,预算和搭配的食物向顾客推荐酒;体育用品公司安德玛(Under Armour)与沃森合作开发了一款名为“UA Record”,相当于个人健身的数字化助理,它将汇总安德玛全球1.6亿用户的相的健身与健康数据(如睡眠、健身、活动和营养等),为用户提供健身指导。
这是未来的“导购员”。
沃森不会上洗手间,没有三险一金,不会骑电动车出事故,不会到公司门口拉横幅堵在你办公室门口吃盒饭;沃森知道顾客过去所有的购买记录,甚至在社交媒体上的沟通记录,它的推销论证完美,服务态度永远积极主动。这么完美的导购很贵吧?沃森的报价是:和客户对话,2美分/分钟;辅助决策,比如帮你选啤酒,3美分/次。

【天津世界经济论坛上展出的我国自行研制的美女机器人。2027年以前,不要指望以这种形态出现的机器人出现在货架旁。】

结算
结账是购物的最后一步,等待时间是购物体验中最大的问题,时间越长,体验越差,零售商当然明白这个道理,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创新解决方案。
顾客在店内自己扫。
美国的一些高端零售商,为顾客提供了手持扫描仪。顾客买商品时,自己动手扫描商品条形码,然后直接装入购物袋。在结账时,收银员只需根据自助扫描仪上的数据收款,没有必要再将商品逐一取出扫描。工作人员会随机抽查,但速度肯定会相对快一点。其实,这个手持扫描仪完全可以省掉,手机是可以完成这个工作,没什么技术难度。
另外一些超市,采用在收银口扫描产品、称重等方法,本质上也是让顾客自行扫描,自行结算。这些做法的难点其实不是技术,是顾客的信用。在中国,信用管理的提升空间巨大,是一个大生意。我觉得芝麻信用是个好的开端,至少以后可以为芝麻信用在750分以上的顾客采用自助结算的形式。
 Amazon Go预演了技术突破。
亚马逊公司在2016年12月发布了“Amazon Go”,做法是用一个APP打造无人零售商店。通过APP及店内传感器,自动记录购物者的购物情况;当购物者走出商店的瞬间,APP自动识别商品,生成账单结账。不用排队,不用收银台,只需要一部手机。技术已经出来了,下一个十年的主题是大规模推广,悬念不大。

解读一下亚马逊的零售黑科技。Amazon Go的系统运用了三种技术:计算机视觉技术,传感技术,和深度学习算法,控制三个关键要素:顾客,货架,出口。
○ 要素一:顾客。
顾客用手机下载一个专门的APP。确认顾客、分析历史记录、购物建议、结算,都在里面了,麻雀虽全,五脏俱小。

○ 要素二:货架。
在每层货架的顶部和底部,安装了多种传感器(红外线传感器、压力传感器、负载传感器),持续检测到商品和顾客的位置。
标记:当购物者进入商店时会被标记,监视系统开始跟踪顾客在店内的移动轨迹。
判断:当购物者停留在货架前,摄像头开始捕捉图像。红外传感器在货架前制造了一个平面,顾客的手一旦穿过,就意味着在货架上拿放商品的动作已经开始。此时,系统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,开始判断,哪位购物者,拿起了什么商品,是否一直拿着这个商品。系统用图像分析,以减小商品匹配的范围,再用重量分析进行进一步核准,这大大增加了系统对商品判断的精准性。
整合:所有采集到的所有数据,通过传感融合技术进行判定,把不同传感器的数据汇总在一起,以增加准确性。系统会记忆每位顾客的购买记录,当他们再次购买时,系统会更快速地识别顾客购买的商品。比如,当系统无法确定顾客是拿了一瓶番茄酱还是一瓶芥末酱时,就会参考历史购买记录,以及顾客曾经在这个货架拿起过什么商品来进行判定。如果顾客以前在这里拿起、买过番茄酱,系统很可能就会把商品确认为番茄酱。
○ 要素三:出口。
随着购物者的移动,系统也会对购物者和他拿到的商品进行追踪。当购物者出口时,系统会识别出顾客正要离开,并自动合计商品价格,在顾客的亚马逊账号上进行结账 。

人活一世,草木一春,人类近万年的文明历史中,我们赶上的这个春天相当绚烂。我一直庆幸,自己可以生活在这个指数级发展的时代,有机会沉浸在人类智慧的万般美好中,我想,这肯定和我上辈子努力修桥补路行善是有关系的。
虽然对未来的揣测并不靠谱,剧透也必定是挂一漏万,但重要的是内心有好奇、有期盼。一个对未来有憧憬的人,心理是年轻的,内心是温暖的。
——完——

参与讨论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