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亿人次逛万达又如何?人流不等于客流!

营销管理
市场部网
2016-09-02
销售与市场

说万达着急转型是真的急,商业地产的行业拐点已经来临,加上中国经济未来L型走势的大气候影响,如果万达再不抓紧转型就真的很危险了。
万达最骄傲的资本就是其线下惊人的客流量。据他们统计,2015年客流超过46亿人次,2016年有望突破100亿人次,2020年可能达到惊人的400亿人次。
但必须善意提醒的是,人“流”不等于人气,要不火车站早就成为最成功的商业体了。万达广场客流量大是事实,但是个有点尴尬的事实。因为国内绝大部分城市(特别是三、四线城市)市民,日常消费娱乐的选择余地太小,周末去设施条件好、业态丰富的大商场逛逛可能是相当一部分市民的主流休闲方式。也就是说万达线下的相当一部分“人流”都是只逛不买的主儿。
为什么许多人“只逛不买”呢?
很大程度是因为商场业态落伍,其产品或服务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。这也是为何有那么大的客流量支撑,万达百货和万达的儿童娱乐店却依然没做好的缘故。
事实已经证明,无论线上还是线下,巨大的(人)流量其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有商业价值,要靠好业态、好产品、好服务吸引人气才是王道。
万达百货基本就是万达广场(也是中国百货)的小缩影,其核心商业模式就是以联营的名义,撑个装修好点的大场子,坐地收租,经营起来容易是容易,但也就没什么核心竞争力,这些年持续萎缩也在情理之中。
说句良心话,中国的百货公司,除了空调好些外,又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好的体验和服务呢?当销售渠道失去垄断地位后,传统的目标客户严重分流,譬如有钱人直接去海外shopping,年轻人上网购物,对价格不敏感但有品位追求的人去精品店……百货公司也就只能服务一些大爷大妈了。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百货公司形象越来越土气,营销又越来越依赖“疯狂打折”的内在动因了。万达百货自然也是如此。
万达曾迷信一种经营模式,就是找业界最牛的公司或顶级人才来合作,但在百货领域,国内的零售环境太特殊,洋百货也不见得做得有多好,所以换洋高管不行,换中国台湾的大佬不行,换内地的人才更不行。究其原因,不是人的问题,是形势问题,也是模式问题。
当年形势比人强,不需要经营也会做得不差的“包租公”模式已经不灵了,加上这个行业也没积累下什么像样的人才,抄袭、延用任何既有经营套路都是行不通的。
中国百货公司的困境,不能一味埋怨是线上购物的冲击,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不作为的结果。说“百货已死”为时尚早,美国的梅西百货(Macy's)不就活得挺滋润吗?

参与讨论

回到顶部